公司簡介
一、基本情況
皖北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是省屬12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,1984年成立,員工46000人,主營業務為煤、煤化工、物流貿易等。經過30年的發展,特別是近10年來的快速發展,企業規模和實力顯著提升,擁有包括上市公司恒源煤電在內的26家子公司,產業地跨七省十五市。
2013年,面對持續疲軟的煤炭市場形勢,集團公司始終堅持“戰危機、保生存、穩民生”的方針,遵循“一切為了利潤、一切為了資金”的原則,抓住“管理上臺階、低成本擴張”兩大機遇,突出“成本、效率、資金”三個重點,凝心聚力,攻堅克難,企業保持了持續平穩健康發展,實現營業收入380億元,年末資產總額478億元。
二、歷史沿革
1984年5月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批準成立皖北煤炭工業公司。
1986年1月,更名為皖北礦務局。
1998年7月,改制為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。
三、行業地位
位列2013中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50強第35位。位列2013中國企業500強第294位,成為近三年安徽入圍500強企業中上升最快的企業。
四、主營業務
煤、煤化工、物流貿易等三大戰略核心業務。
五、發展戰略——以煤為基、同心多元
發展思路:整合上下游資源、做大主業,延伸煤炭產業鏈、做強企業。
戰略框架:以采掘業為基礎,以煤電化、煤炭物流、非金屬材料開發、金融資本運作為支撐。
實施路徑:“三擴張、兩延伸”,即產能擴張、品牌擴張、資本擴張、煤炭產業鏈延伸、非金屬材料開發延伸。
戰略目標:建成華東地區極具競爭力的基礎能源企業。
六、產業格局
目前,集團公司擁有26家子公司、16家參股公司、24家分公司,地跨七省十五市。
煤業:
恒源股份(省內煤業、安徽煤炭第一股、9對生產礦井、1對在建礦井、產能2000萬噸)。
北方能化(省外煤業、3對生產礦井、年產300萬噸以上,2對在建礦井、產能1000萬噸以上)。
煤化工業:
淮化集團(安徽省最大煤化工企業,主導產品尿素生產能力50萬噸/年,硝酸生產能力75萬噸/年,連續多年保持亞洲第一,精細化工產品四氧化二氮助推“神州”、“天宮”系列飛船飛天)。
中安煤化(與中石化各按50%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,總投資300億元,規劃在淮南建設180萬噸/年煤制甲醇及60萬噸丙烯、60萬噸乙二醇項目,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)。
物流貿易業:
擁有皖煤運銷、長江能源、華江海運、上海同粲等多家物流貿易企業,年交易煤炭2600萬噸以上,擁有9艘海輪,運輸能力達到40萬噸。
生產服務業:
先后托管了中安聯合煤化公司朱集西煤礦、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崔木煤礦,總產能達到700萬噸。成立了“皖煤礦業管理公司”,專業從事此項業務的拓展。目前,正在洽談華能滇東能源煤礦項目、中石化新疆能化煤礦項目和宿州龍王廟煤礦。
七、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
目標:“5568”。就是“十二五”完成總投資500億元,到2015年煤炭年產量達到5000萬噸,年營業收入達到600億元,員工人均年收入達到8萬元。并把集團公司發展成為“以貿為主,產、物、貿一體化”的綜合經濟體。
標志:四個并重
省內煤業和省外煤業并重。省內煤業穩定有序開采,保持2000萬噸/年生產能力,并為“走出去”打造經驗、技術、人才、資金、后勤的保障性基地。省外煤業加快項目建設,充分釋放現有礦井產能,加快低成本擴張步伐,擴大產能規模,實現“以外補內”。
煤與煤化工并重。加快淮化由傳統煤化工向精細化工、軍品化工、化工新材料轉型,并積極“走出去”,開展煤化工技術服務和托管業務。加快中安公司煤制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建設,爭取早日投產,使煤化工業在集團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。
實業與物流貿易并重。以“皖煤國貿”為平臺,不斷加快物貿業整合,并利用電子商務平臺,創新經營模式,拓展物貿品種,開展國際貿易,推動物貿業爆發式增長,打造安徽最大的物貿企業。
托管與自營并重。依托新成立的“皖煤礦業管理公司”,充分發揮多年積累的技術、管理、隊伍、營銷網絡等優勢,大力發展托管業務,推進企業由“生產型”向“生產+服務型”轉變。
皖北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是省屬12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,1984年成立,員工46000人,主營業務為煤、煤化工、物流貿易等。經過30年的發展,特別是近10年來的快速發展,企業規模和實力顯著提升,擁有包括上市公司恒源煤電在內的26家子公司,產業地跨七省十五市。
2013年,面對持續疲軟的煤炭市場形勢,集團公司始終堅持“戰危機、保生存、穩民生”的方針,遵循“一切為了利潤、一切為了資金”的原則,抓住“管理上臺階、低成本擴張”兩大機遇,突出“成本、效率、資金”三個重點,凝心聚力,攻堅克難,企業保持了持續平穩健康發展,實現營業收入380億元,年末資產總額478億元。
二、歷史沿革
1984年5月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批準成立皖北煤炭工業公司。
1986年1月,更名為皖北礦務局。
1998年7月,改制為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。
三、行業地位
位列2013中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50強第35位。位列2013中國企業500強第294位,成為近三年安徽入圍500強企業中上升最快的企業。
四、主營業務
煤、煤化工、物流貿易等三大戰略核心業務。
五、發展戰略——以煤為基、同心多元
發展思路:整合上下游資源、做大主業,延伸煤炭產業鏈、做強企業。
戰略框架:以采掘業為基礎,以煤電化、煤炭物流、非金屬材料開發、金融資本運作為支撐。
實施路徑:“三擴張、兩延伸”,即產能擴張、品牌擴張、資本擴張、煤炭產業鏈延伸、非金屬材料開發延伸。
戰略目標:建成華東地區極具競爭力的基礎能源企業。
六、產業格局
目前,集團公司擁有26家子公司、16家參股公司、24家分公司,地跨七省十五市。
煤業:
恒源股份(省內煤業、安徽煤炭第一股、9對生產礦井、1對在建礦井、產能2000萬噸)。
北方能化(省外煤業、3對生產礦井、年產300萬噸以上,2對在建礦井、產能1000萬噸以上)。
煤化工業:
淮化集團(安徽省最大煤化工企業,主導產品尿素生產能力50萬噸/年,硝酸生產能力75萬噸/年,連續多年保持亞洲第一,精細化工產品四氧化二氮助推“神州”、“天宮”系列飛船飛天)。
中安煤化(與中石化各按50%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,總投資300億元,規劃在淮南建設180萬噸/年煤制甲醇及60萬噸丙烯、60萬噸乙二醇項目,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)。
物流貿易業:
擁有皖煤運銷、長江能源、華江海運、上海同粲等多家物流貿易企業,年交易煤炭2600萬噸以上,擁有9艘海輪,運輸能力達到40萬噸。
生產服務業:
先后托管了中安聯合煤化公司朱集西煤礦、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崔木煤礦,總產能達到700萬噸。成立了“皖煤礦業管理公司”,專業從事此項業務的拓展。目前,正在洽談華能滇東能源煤礦項目、中石化新疆能化煤礦項目和宿州龍王廟煤礦。
七、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
目標:“5568”。就是“十二五”完成總投資500億元,到2015年煤炭年產量達到5000萬噸,年營業收入達到600億元,員工人均年收入達到8萬元。并把集團公司發展成為“以貿為主,產、物、貿一體化”的綜合經濟體。
標志:四個并重
省內煤業和省外煤業并重。省內煤業穩定有序開采,保持2000萬噸/年生產能力,并為“走出去”打造經驗、技術、人才、資金、后勤的保障性基地。省外煤業加快項目建設,充分釋放現有礦井產能,加快低成本擴張步伐,擴大產能規模,實現“以外補內”。
煤與煤化工并重。加快淮化由傳統煤化工向精細化工、軍品化工、化工新材料轉型,并積極“走出去”,開展煤化工技術服務和托管業務。加快中安公司煤制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建設,爭取早日投產,使煤化工業在集團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。
實業與物流貿易并重。以“皖煤國貿”為平臺,不斷加快物貿業整合,并利用電子商務平臺,創新經營模式,拓展物貿品種,開展國際貿易,推動物貿業爆發式增長,打造安徽最大的物貿企業。
托管與自營并重。依托新成立的“皖煤礦業管理公司”,充分發揮多年積累的技術、管理、隊伍、營銷網絡等優勢,大力發展托管業務,推進企業由“生產型”向“生產+服務型”轉變。
公司地址
地址:安徽省宿州市西昌路157號

公司基本信息
采掘·冶煉
1000人以上
國有企業
管理團隊
暫無數據
招聘HR
暫無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