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:2022-06-26 17:23:24 關注:54104次
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2012年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設立,覆蓋智能農機裝備、農業人工智能、農業生物質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、農產品加工裝備與質量檢測等研究方向,是學校推進新工科建設、發展學科交叉特區、服務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動力源。華中農業大學工程學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%,農業工程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點。
一、招收計劃
合作 導師 | 研究方向 | 招聘人數 | 招聘要求 | 電子郵箱 |
朱 明 | 淡水漁業工程化/智慧化 | 1 | 信息技術或農業工程專業領域 | [email protected] |
廖慶喜 | 現代農業裝備設計與測試控制 | 1-2 | 1)農業工程、機械工程一級學科下各二級學科、機器人、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; 2)有農業機械化工程、智能農機裝備、農機農藝融合、農業機器人、智慧農業等研究經歷的優先考慮。 | [email protected] |
宗望遠 | 先進收獲技術與裝備 | 1 | 具有較強外語能力,學術思想活躍,科研基本功扎實,符合專業領域。 | [email protected] |
張國忠 | 智能農機— 水田地面機器系統 | 2 | 有自動化背景、從事過與機器人技術與裝備、農機裝備、地面機器系統或仿生機器系統方面的研究。 | [email protected] |
王樹才 | 農產品加工裝備機電一體化 | 3 | 農產品加工裝備機械設計制造、自動控制、農產品無損檢測及軟件設計等領域。 | [email protected];[email protected] |
丁幼春 | 農機裝備智能化技術與裝備 | 1 | 農業工程、機械工程、機器人、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等相關專業領域。 | [email protected] |
李善軍 | 柑橘生產機械化技術與裝備 | 2-3 | 優先招收從事水果內部品質檢測和機械優化設計相關人員。 | [email protected] |
廖宜濤 | 現代農業裝備設計與測試控制 | 1 | l)農業工程、機械電子工程、機械設計及理論、信息處理、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等相關專業領域; 2)有農機農藝融合、智能農機裝備、機械振動、智慧農業等研究經歷的優先考慮。 | [email protected] |
二、入站條件
1.在國內外獲得或即將(已通過博士學位答辯)獲得博士學位,品學兼優,身體健康,年齡在35周歲以下,且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。
2.不接收在職人員進站。
三、入站待遇
1.年薪不低于20萬元,成果獎勵另計;
2.住宿:提供設施齊全的博士后公寓租住;
3.子女與其他:在子女入托、入學、醫療方面享受與校內教師相同待遇。華中農業大學幼兒園為武漢市示范幼兒園,附屬學校中考居武漢市前列、升學率連續6年居洪山區第一。
4.博士后研究工作時間2-6年,進站13個月進行中期考核,滿2年進行期滿考核,考核優秀者予以持續資助。
5.在站博士后是學院師資引進的重要來源。
四、主要職責
開展科學研究,協助合作導師指導培養研究生,進行助教等教學能力培訓,參與研究團隊有關事務。
五、招收程序
1.個人申請。申請人與合作導師聯系,填寫《華中農業大學博士后申請表》(http://rsc.hzau.edu.cn/info/1022/1515.htm),交至工學院聯系人。
2.申請受理。學院受理國內外博士人員的申請。
3.進站考核。學院審查申請材料,組織面試考核。進站考核所需程序和材料請參見華中農業大學人力資源部網站“博士后管理辦公室”專欄。
4.學校審批。
5.進站辦理。申請者登陸中國博士后網站,按要求在全國博士后管理信息網上辦公系統中提交進站信息,同時按照《博士后工作流程圖》(http://rsc.hzau.edu.cn/info/1022/1515.htm)要求提交相關材料并辦理進站手續。
六、時間要求
本啟事常年有效,歡迎國內外優秀博士畢業生申請。
七、聯系人
學院聯系人:周老師
聯系電話:027-87282120
e-mail: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,,郵件標題注明:應聘崗位+畢業學校+本人姓名+高校人才網。
學校聯系人:任老師
聯系電話:027-87285113
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
2020年3月20日
【1】凡本網注明"來源: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于,轉載請必須注明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【2】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【3】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。
其他教職工招聘